首页 旅游购物文章正文

来沪的韩国游客“浓度”有点高,“刘海分叉、毛呢大衣”成标配

旅游购物 2025年01月11日 00:25 360 王善喆

自中国对韩试行免签政策以来,上海成为众多韩国年轻游客中国游的第一站目的地。短视频平台上,网友们都已经总结出“思密达们”的发型、穿搭、打卡路线等诸多规律。

l_6387151623663517409712536.jpeg来沪旅游的韩国游客(图源:上观新闻)

“女生披头散发,男生刘海分叉,一看就是韩国思密达”

“现在走在武康路上,几乎每隔几步就能听到韩语。无论是街边特色小店门口还是武康大楼的街口,到处可以看到韩国年轻人在打卡拍照。”来上海工作近一年的小琪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最近是她感受身边“韩语浓度”最高的时期,“我现在甚至能根据衣着和发型判断出谁是韩国人。”

l_cb20250103155721916082.jpg来沪旅游的韩国游客(图源:上观新闻)

网络上,一句如何分辨韩国人的顺口溜广为流传:“女生披头散发,男生刘海分叉,爱穿毛呢大褂,一看就是韩国思密达”。还有的网友调侃:韩国人的发型和穿搭都可以申遗了。

这些来沪旅游的韩国人,打卡的路线也很统一。在浦东机场坐磁悬浮,体验外滩、豫园、南京路“三件套”,淮海中路、武康路、新天地、田子坊等商圈逛一逛,最后在海底捞狂炫水果。

549.jpg来沪旅游的韩国游客在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旧址打卡(图源:上海黄浦微信公众号)

值得一提的是,位于黄浦区马当路的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旧址。据介绍,上世纪初,朝鲜半岛遭受日本殖民统治,大批爱国志士流亡海外,中国以宽厚的胸怀为他们提供了庇护之所。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在此成立,它承载着两国间深厚的过往情谊,更是成为韩国游客抵达上海后心心念念、必去 “打卡” 的精神地标。

据统计,2024年11月7日至12月初,韩国赴华游预订量环比增长75%,其中上海游订单增长尤为显著,达到了178%。上海网友口中的“到处都是思密达”确实如此。

各类美食硬控“思密达”的胃,“周末去中国”的时间表出炉

当然,想要抓住一个人的心,首先还要抓住他的胃。韩国游客“乔恩”在Naver Blog发布的帖文称,她周五晚上10点踏上飞往上海的航班。周六早晨7点,她早早前往米其林推荐的天津路莱莱小笼开启“中国胃”。

帖子中写道:尽管需要排队40分钟,但美味的虾肉小笼包、蟹肉小笼包让一切的等待变得值得。随后,她漫步田子坊,感受雨中小巷的文艺气息。周日她前往南京东路步行街,逛乐高旗舰店,最后在外滩拍照留念。傍晚7点,她搭乘航班返回韩国。

这就是一个韩国游客标准的“周末去中国”的旅游时间表。此外,社交平台上,上海南京路一家烤羊肉串店近来成为韩国人来上海旅游的“顶流”打卡地,甚至不惜排队数小时。

l_6387151623232899226316302.jpeg韩国游客在上海一家烧烤店就餐(图源:纵相视频)

《环球时报》记者致电该烧烤店,经营负责人表示,该店自去年年底已经开始提供韩语服务,目前菜单有多种语言版本,“确实受到外国游客增多的影响,最近生意不错。如果在就餐高峰前来,一般等号时间会在3个小时左右,这远远比往常要多。”

韩国游客还让上海的海底捞和牛肉火锅店迎来一波消费潮。记者致电南京路一家火锅店获悉,目前已针对游客推出可提前预约的外语服务。

打卡完毕,期待春暖花开时再去中国

根据政策,2024年11月8日至2025年12月31日期间,韩国持普通护照人员来华经商、旅游观光、探亲访友和过境不超过15天,可免签入境。这意味着,韩国人在整个2025年仍可以贯彻“周末去中国”的方针。

中国驻首尔旅游办事处2024年年初对1000名近8年内有过海外旅游经历的成年韩国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所有受访对象中,希望3年内来华的人数为362人,占总数的36.2%,对中国热门旅游城市的旅游意向排名为上海、北京、张家界、青岛、广州、西安、九寨沟、重庆、大连、威海。

中国旅游研究院副研究员黄璜对央视新闻分析,上海成为首选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因为韩国游客来中国的首站通常会选择国际交通枢纽城市,上海与韩国之间的航班往来频繁;另一方面,周末短途旅游模式更倾向于都市旅游,上海作为国内消费业态较为完备的城市,符合韩国游客的旅游需求。

l_6387151623360985084941428.jpeg来沪旅游的韩国游客(图源:上观新闻)

韩国公司职员郑佳珍对《环球时报》记者说,去年7月她第一次去中国旅游,就选择上海,这次中国行让她对中国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上海的基础设施很完善,好吃的、好玩的很多,给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上海的道路非常干净,夜景非常漂亮。”

她还表示,中国离韩国很近,以前很多韩国年轻人因为到中国需要办签证,所以会选择去一些能够免签的国家旅游,现在免签也可以去中国了,“我周围很多朋友都计划等今年春暖花开时去中国旅游。”

极目新闻综合环球时报、上观新闻、上海黄浦微信公众号、央视新闻、证券时报等

个人随笔 鲁ICP备2000447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