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今日新闻文章正文

记者采访遇袭岂能用小摩擦敷衍回应 新闻自由不容侵犯

今日新闻 2024年11月15日 09:03 516 张柯仁_1

记者采访遇袭岂能用小摩擦敷衍回应

11月14日,中铁七局安全隐患排查举报电话负责人于先生回应新华社记者采访遇袭事件时称“可能有点小摩擦”。他表示,目前现场指挥长正在前往事发辖区派出所处理此事。至于事件起因,于先生表示尚未了解,猜测可能是农民工所为。

这种轻描淡写的回应实际上淡化了暴力行为的严重性。记者在履行正常采访职责时遭遇袭击,不仅侵犯了个人生命权,也对新闻自由和记者合法权利构成了威胁。记者在报道过程中遭受暴力对待,损害了公众知情权和社会公正。

记者采访遇袭岂能用小摩擦敷衍回应 新闻自由不容侵犯

视频中,一位现场负责人承认扣押了记者手机,并暗示打人者可能是他的下属。他还拒绝让记者离开,声称已经控制住现场。这种行为不仅是对记者权益的践踏,也是对公众知情权的剥夺。记者是社会的眼睛和耳朵,他们的工作是为了向大众呈现事实真相。一旦采访被暴力阻断,信息流通渠道就会被恶意堵塞。

记者在合法合规的情况下进行采访,这是宪法赋予的新闻自由权利的体现。项目负责人应积极配合记者的工作,解答疑问,而不是采取非法手段。这种行为不仅侵犯了记者的采访权利,还破坏了社会和谐与稳定,损害了政府和企业的形象,是对法律和社会秩序的蔑视。

将暴力行为归咎于农民工群体且未经过充分调查的说法极其不负责任。这既是对农民工的不当指责,也体现了偏见,同时为真正的施暴者提供了掩护。这样的回应未能体现出对记者遇袭事件应有的重视。

调查记者致力于挖掘真相、揭露问题,但若此类暴力行为得不到妥善处理,将产生更严重的后果,助长掩盖真相的行为,最终受损的是公众的知情权和社会的公平正义。这不是一起简单的“小摩擦”,而是涉及新闻自由、公众知情权和社会公正的重大问题。我们期待能还记者一个公道,捍卫公众的知情权,让真相不再被掩盖。

个人随笔 鲁ICP备20004477号-1